为提高我区香蕉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水平,推动化学农药减量增效,遏制违法使用水果禁用农药问题,常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得到有效管控,保障香蕉生产、果品质量及生态环境安全,制定本方案。
一、防控目标
香蕉种植区主要病虫害防治处置率达到90%以上,总体防控效果80%以上,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0%以内,香蕉鲜果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。
二、防控策略
贯彻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植保方针,强化绿色植保理念,科学运用农业防控、生物防控、理化驱诱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,科学合理使用安全、高效、经济的农药,保障香蕉生产、果品质量及生态环境安全。
三、防控重点
主要病害有枯萎病、叶斑病、黑星病、叶鞘腐烂病、炭疽病、花叶心腐病、束顶病、根线虫病等;主要虫害有蚜虫、斜纹夜蛾、褐足角胸叶甲、蓟马、象甲、交脉蚜、红蜘蛛等。
四、防控措施
(一)农业防控
1.种植抗病品种。选择种植适应性强、综合性状优良的抗枯萎病香蕉品种,配套相应的栽培技术,有效遏制香蕉枯萎病蔓延危害,实现对枯萎病的可防可控。
2.合理轮作。园地避免长期连作香蕉,要进行合理轮作,减少病虫源的积累,香蕉枯萎病发生严重的病区,可与水稻、甘蔗、木薯等作物轮作2—3年,再种植抗病品种。
3.改良土壤。施用草木灰、碱性肥料或土壤调理剂等调酸改土,土壤pH值调至5.5—6.5为佳,增施生物有机肥,提高土壤有机肥力,增强微生物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,抑制香蕉枯萎病等病害蔓延危害。
4.健康栽培。选用健康种苗定植,合理密植,增强果园通风透光性;开花后及时抹花,减少蓟马等害虫对幼果的危害;保持田间整洁,及时清理病叶、病残体和田间杂草,减少病虫滋生。
5.抗逆栽培。寒害、热害等导致香蕉根受损,植株衰弱,及时促根壮苗,提高其抗病虫能力。
6.水肥管理。合理灌溉,避免积水、涝害、干旱;依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季节营养需求,合理施肥、平衡施肥,注意氮磷钾合理配比,中后期补充施用钙、镁、硼等中微肥,滴施或淋施海藻素等有机液肥,增强植株活力,提高植株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,大力推广滴灌、微喷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,以少量多次为原则,减少肥料对香蕉根系的伤害。
7.果实套袋。果实断蕾后果指开始上弯时,喷施预防性药剂后套袋,防止病虫为害果穗。
(二)生物防控
1.保护和利用天敌。人工释放或保护利用自然界中的寄生蜂赤眼蜂、拟小食螨瓢虫、食蚜蝇、植绥螨等多种天敌,利用天敌的控害作用降低害虫种群密度。
2.生物生化制剂防控。使用植物源农药等生物生化制剂,选用苏云金杆菌防治香蕉弄蝶,选用吡茴蒿素或阿维菌素等防治蚜虫,选用苏云金杆菌、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防治斜纹夜蛾,选用芽孢杆菌、木霉菌灌根防治香蕉土传病害。
(三)理化驱诱
1.人工捕杀。对于香蕉象甲、香蕉弄蝶等个体较大的害虫,可采用人工捕捉的方法进行防治。
2.物理驱避。在香蕉苗圃地,可在育苗大棚周围挂上银灰色网驱避蚜虫。
3.灯光诱杀。利用害虫的趋光性,在害虫成虫始盛期,每15—20亩挂黑光灯或电子振频诱虫灯一盏,连片挂灯,诱杀香蕉象甲和斜纹夜蛾等害虫。
4.色板诱杀。利用害虫趋蓝趋黄的习性,悬挂可降解的蓝板诱杀蓟马,悬挂黄板诱杀蚜虫等。
5.糖醋液诱杀。用糖醋液、果蔬、甘薯与豆饼发酵液中加少许敌百虫的混合物诱杀斜纹夜蛾成虫。
(四)科学用药
结合病虫害监测预报技术,选用安全、高效、经济的农药进行精准防控,按农药标签控制用药剂量和用药次数,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,轮换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,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,提高科学安全用药水平。